说到瑜伽,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柔软”,其次应该就是“平衡”了吧?但是在瑜伽的课堂上,即便是核心力量很足,也会不稳定,那其它练习者就像真的风吹树一样,挣扎着不让自己倒下来。
我们都知道一个瑜伽体式的练习,是需要去启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参与进来。如果没有,那只是凹造型,可能这个造型被抓拍到的那0.1秒很美,特别是平衡类的体式,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它该有的优雅、扎根、和稳定,可能还会很凌乱的摔倒。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平衡体式叫半月式(Ardha Chandrasana)这个体式可以使脊柱得到深度的伸展,改善背部、肩部酸痛,还可以提高专注力,适合长时间久坐、注意力易分散的人群。但是这边是指有质量的练习,看着一个固定不动的点,找到呼吸的稳定,身体就稳定了,为了让它长时间的保持,就会更加的专注。
1
1、以三角式(右侧)准备,左手扶髋,曲右膝,落右手掌于右脚前方约一个半手掌的距离的地面上(注:根据每个人上身、下身及手臂的长度而定,差距不会太多)右脚始终让脚趾球向下踩,脚的内侧如果容易向上翻起,那么就让我们的大脚趾和小脚趾有力地向下踩,但不抠地。瑜伽除了注重呼吸之外就是根基稳定,它就像我们盖一栋房子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牢固再好的物料也白搭。
2
2、缓慢的伸直右腿,左腿向上抬起直到与地面平行,我们的髋部、胸腔向上去展开,通过脊柱延展让身体像漂浮在空中一样,减少下面腿的压力,稳定好了之后就可以抬起左手向上去延伸,与右手臂呈一条直线,可以的话转头去看向上方的手指。
3
辅具:一块砖、一面墙
1、如果右手放到地面上比较困难,没关系因为我们腿长呀,那么把手放在一块砖上再进入体式,此时砖与脚的距离可以适当的拉长,与我们肩到髋部的距离差不多。我们可以正确的使用辅具,但不要太依赖于它。
3
使用了辅具,我们的脊柱很明显可以看到延展性更好,特别是我们的胸腔也很好的展开。
2、墙?是拿来靠还是拿来扶还是拿来顶,都不是,我要讲的是用来蹬的,为什么呢?不能稳定的很大一个原因,还与上方的腿的脚趾有关。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以产生极大的效应一样。你需要做的是将脚掌回勾,再全脚掌向外去蹬出。而这个蹬出去力怎么找?那就是上方的脚掌去蹬墙壁,头再向前去延伸,找到这股对拉的力。
4
曾经的我,害怕或者说不太愿意去触碰别人的身体。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别人反感,但我并不讨厌别人辅助我做练习,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瞎脑补。
辅助不仅帮助到他人或体验或深入体式,还教会我去认识一些在我们身后自己却看不到的部分怎么去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
5
1、首先让辅助对象以她们认为最好的方式进入体式。
2、我们站到辅助对象的身后,用腹部去给辅助对象做支撑,此时还要保证自己的身体是稳定的。
3、有一只手去放在空中的大腿下方做支撑。
4、另一只手放在上方手臂的三角肌肉的位置。
5、一只手去辅助对象的肩膀向后打开的同时,另一只手去将上方的腿放到水平的位置。
6、让他们的重心稍微的向后靠,让身体尽量的像一堵墙垂直地面。
7、以上的辅助主要根据辅助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
8、缓慢的放开你的手,不要马上的离开,直到辅助对象可以很好的平衡。
1、头痛、眼疾、腹泻、静脉曲张、失眠等,暂时不做这姿势
2、有高血压者,请不要将头转上看,眼睛请望向前方或地面